分享


微服务

传统行业对IT效率的变革需求是微服务成长土壤,业务模式创新重塑导致系统更新频繁、应用复杂度急剧升高,传统架构不堪重负。 微服务架构具有明显的好处,尤其是在应对复杂业务系统的多变需求方面。在本次调研企业中,每个月都要进行业务系统更新的比例占63%,只有不到20%的企业半年以上更新一次系统。

加快互联网+步伐成为许多传统企业的必然选择。业务场景、用户习惯和行为在迅速变化,许多传统行业线上业务出现急速增长。 比如金融行业的移动支付、互联网理财等,汽车制造行业的营销、电商、售后服务等线上业务比例迅速提高。IT团队业务开发、迭代都以每月、甚至每周来计,需要7*24小时响应,这些给系统开发和运维带来极大挑战。 在IT对业务的响应和支撑方面,不同行业所面临的困扰略有不同,但总体差异不明显。调研显示,系统支撑方面排在前四的难题分别为:系统复杂性越来越高(28%),运维管理复杂度高,打造一支全栈运维团队困难(26%),线上访问压力大(19%),设备采购维护成本高(19%)。

在传统单体或SOA架构下,应用如果频繁升级更新,开发团队非常痛苦。企业的业务应用经过多年IT建设,系统非常庞大,要改动其中任何一小部分,都需要重新部署整个应用,敏捷开发和快速交付无从谈起。 传统企业在长期的IT建设过程中,通常大量使用外包团队,这导致采用的技术栈之间差异较大,统一管控和运维要求更高。需要运维24小时全天候值守、在线升级,并快速响应。 在此时脱颖而出的微服务技术,面对上述困惑几乎浑身优点:独立开发、独立部署、独立发布,去中心化管理,支持高并发高可用,支持丰富技术栈,企业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技术选型。

研究表明15% 左右企业引入了SpringCloud、Dubbo等微服务主流开发框架。从IT技术发展趋势看,无论硬件、软件、还是基础架构都在朝着轻量化的方向发展。微服务通过化整为零的概念,将复杂的IT部署分解成更小、更独立的微服务。在涉及复杂项目时,和单体架构的对比中,微服务从多个角度显示出了压倒性的优势。

制造、汽车、大型制造以及航空业,这些行业引入Spring Cloud、Dubbo等微服务开发框架的占比略高于其他行业,超过15%。制造业开始初步尝试微服务架构。另外,需求明显的为金融行业,包括银行、保险、证券等。

评估一家企业是否需要上微服务,主要考察这五大关键要素:数据量和业务复杂度,团队规模,应对业务流量变化,是否需要足够的容错容灾,以及功能重复度和差错成本。

北京米达科技有限公司登录

(行业资讯为付费内容,会员每月10元)
登录 [关闭]